赵 阳 招商局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
昨日,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到香港中资企业走访,向坚守一线岗位的广大员工致以慰问和敬意,实地调研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市场供应、金融纾困、风险防范等工作,并要求香港中资企业继续以实际行动体现「植根香港,服务国家,心系社会」责任,全力配合港府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联系、协助管理在港的中资机构,是中联办的重要职责。亲临在港中资企业、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展现出骆惠宁主任履职以来的工作新作风、亲民新气象:既严格履行管理职能,又倾听基层声音;既为企业加油鼓劲,又全面了解企业和员工对中联办的要求和期待。
中资企业稳定人心不负期待
在疫情严峻的当下,骆主任走访中资企业,真诚地向香港社会传递清晰信息:中央和祖国是香港的坚强后盾,在港中资企业充分发挥在市场供应和金融纾困的积极作用,全力支持配合特区政府抵御风浪,坚决确保民生供应稳定,增强香港市民的信心。
这正如骆主任就职时所言,「带蚢麰轻銂渗u诚和真情做好工作」。「真诚和真情」,就是「与香港市民同行」,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扎扎实实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然,骆主任用「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展示了 「真诚和真情」,他高度关注民生物资的供应保障,十分细致地向基层人员了解情况,特别是猪肉、大米、日用品仓储、汽油等供应,不是简单地听汇报、开会议、看文件,而是用务实的行动,让香港市民安心放心。
一直以来,中资企业在保障香港民生、推动经济发展,发挥茩垠n作用。华润、中旅、中粮、粤海等驻港中资企业,长期肩负茼V香港供应鲜活农副产品、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物资的重任,华润的五丰行更是被市民誉为香港人的「菜篮子」。据统计,香港逾百分之九十的活猪和牛、百分之七十五的淡水、百分之七十的鲜活家禽、百分之五十二的小麦粉、百分之二十六的食用油、百分之二十五的电力等都由中资企业供应。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资企业全力维护香港经济、社会稳定,与港人共度时艰,中资企业带头不裁员、不减薪;招商局集团千方百计保障食米、粮油供应;中银香港等中资金融机构第一时间推出「还息不还本」等诸多支持措施,助香港中小企、市民减轻压力,稳定市场,并为两地抗疫提供金融支持,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中石化采取「油品不断供、商品不涨价、服务不打烊」等有力措施,保障香港燃料稳定供应。
做香港融入国家大局的带动者
下一步,在港中资企业要主动作为,不仅要做改善民生的助力者,打赢「抗疫战」,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背靠内地、联通全球的优势,推动香港尽快走出低谷、重振经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正是香港发展的大势所趋。
中资企业有荓j大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内地有规模庞大的产业布局,对国家战略的敏锐度更高、融入度更广。中资企业应该做好香港融入国家战略的带动者,要在对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推动等重大建设和规划中,充分利用在港中资企业的制度优势和资源优势,从「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企业所能」中找准结合点,聚焦香港金融、贸易、航运三大国际中心和国际创科中心建设,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拓展专业服务等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创新科技等新兴产业,带动香港经济转型升级;多与香港中小企业以「并船出海」的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共拓商机。
除此之外,中资企业还要关注「三业」(学业、创业、就业)问题、社会老龄化问题等。在港中资企业要加大招聘力度,优先招聘本港人士特别是本港青年,同时发挥内地产业集群优势,为香港青年北上就业、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大民生领域投资,协助特区政府解决香港深层次经济民生问题,以实实在在的项目为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年人的发展拓展新空间、新机遇,让他们得实惠、享红利,并支持香港社会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发展,为香港年轻人的成长成才提供实习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