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事事关心】新闻自由不是美国「独家专利」

2020-02-24

吴志隆 「就是敢言」副主席

中国不满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辱华文章又拒不道歉,19日宣布吊销该报章三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谴责北京做法是限制新闻自由。但就在前一天,美国官方单方面将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五家驻外媒体机构列为「外国使团」,要求他们接受更严格的规管,蓬佩奥却「不关心」中国驻美新闻机构的新闻自由了!原来,在美国主要官员心目中,新闻自由是该国的「独家专利」?只有美国记者才有畅所欲言的自由?!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件事情到底与新闻自由有多大关系。《华尔街日报》日前刊登美国专栏作家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的文章,并由编辑部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相关文章在内地因特网流传激发民愤。任何一个知道中国近代史的人都会明白「东亚病夫」对这个民族的侮辱程度与歧视色彩,但报社却拒绝为此标题公开致歉,反称这是「新闻自由」?!

不用学新闻专业课,都知道「新闻自由」不包括侮辱他人,也不能成为歧视的讬辞。我们都知道,侮辱他人的言论在全世界都不会受欢迎,侮辱他人者必须为此道歉并自我警惕。但《华尔街日报》迄今仍在推诿、搪塞,既未公开正式道歉,被中国官方吊销驻京记者记者证,也是咎由自取。

再反观美国如何对待新闻自由,新华社等新闻机构驻美采访不是一天两天了,却为何在中美贸易僵持不下、又逢中国要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美国官方才翻出一条1982年《外交使团法》(Foreign Missions Act),将这些中国驻美媒体进行严加管制?笔者不禁要问:「动机为何」?法新社引述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登记成为「外国使团」可以帮助美国政府「更好地了解」这些驻美国的中国媒体。《纽约时报》也坦言,美国此举是为打击中国在美的影响力,已经过多年讨论。可见,这是美方在国际关系博弈上,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步棋。当美国官方在商业、外交战场上未能佔优,于是戴上意识形态有色眼镜,在媒体管控方面向中国出招。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对中国官媒采取措施。早在2018年9月,美国司法部要求新华社与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登记成为「外国代理人」,该媒体因此失去美国国会采访资格。所以,尽管美国国务卿开口闭口都称「新闻自由」,但全世界都清楚,这不过是语言伪术。《华尔街日报》遭取消驻京记者证,那是因为他们发表具侮辱性且不客观的言论,理应为此负责。而美国赤裸裸地干预中国驻美媒体,则是美国在国际政治角力的一个小手段,如果蓬佩奥要评论新闻自由,则应该公允评论,大力抨击美国政府的做法,并规劝《华尔街日报》为其无理言论向华人致歉。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