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芷渊 香港凤凰卫视高级记者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飞机抵达香港国际机场那刻,陈女士忍不住落泪。她说,在船上的日子,犹如被困在一座漂在海上的病毒监狱。看荈l轮上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人越来越多,她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更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熬多久,直到收到香港特区政府的好消息:派遣包机接载香港居民回港。
停泊在日本横滨的邮轮「钻石公主号」因为曾接载一名确诊新冠肺炎的乘客,而要在横滨接受隔离。船上的人除非确诊患病,否则一律不准下船。隔离原意是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但船上的确诊患者一天天增加,为日本带来严峻考验;「钻石公主号」之疫,凸显出香港和日本在危机管理上的差异。
「隔离」决策须果断
邮轮上一名香港乘客告诉笔者,船上并没有明确指定的「隔离区」,有病征者更可随处走动,令其他乘客极为不安。一名曾上船视察的神户大学传染病专家也批评,船上的隔离安排极之混乱,并没有区分「感染区」和「安全区」。
月初时,另一艘邮轮「世界梦号」也因曾接载新冠肺炎患者被拒泊高雄港,返抵香港ˉw邮轮码头进行检疫,逾千名乘客同样不准下船。当时,笔者采访过船上一个乘客。他形容,船上的消毒程序做得非常到位,旅客进出都有船员为他们消毒双手,健身室等设施关闭,有病征者更需到指定房间隔离,直到通过病毒测试。船公司表示,没有刻意计算成本,目标是全力配合检疫工作。
危机发生时,受影响者会感到恐慌,做决策者必须反应迅速,行动果断,从根源上缓解受影响者的负面情绪。这一点,在「钻石公主号」一事上并没有做到。
撤离后续须跟进
日本政府表示,有23名从邮轮下船的人,在检疫期内都没有做过新冠病毒检测,承认出现失误及致歉,会深刻反省。
这后果可大可小。后续关键是,这23人之后怎么了?当局有没有即时追踪跟进?
尽管「钻石公主号」上的乘客已在船上接受14天「隔离」,但面对严峻疫情,香港政府仍严阵以待。
抵港的香港乘客下飞机后,由香港警察开路,直接送往位于火炭的检疫中心,再接受额外14天的隔离检疫。特区政府强调,虽然全部人在日本的病毒测试中都对新冠病毒呈阴性反应,但香港会再为他们做病毒测试;如果结果呈阳性或出现病征,会立即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相反,日本政府宣布,由于当地下船的乘客「已无感染风险」,大家可以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回家。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诧异,不少人问:「日本政府是哪来的『勇气』啊?」
「钻石公主号」的确诊患者比例已达全船人员一成,之前更有患者的潜伏期超过14天,下船后再隔离的措施实属必要,日本当局的决定,未免显得太草率。
魔鬼在于细节
邮轮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船上任何设施都可能是病毒传播媒介。当「钻石公主号」已沦为病毒温床时,日本当局就应撤离全船人员到陆上检疫中心,提高隔离和检疫监察成效。如果情况不许可,当局也应有后备方案。
日本此次的反应明显是危机处理意识不足。据当地媒体报道,一名协助乘客检疫的工作人员,因工作时没穿防护衣物,口罩更是重复使用,结果自己被感染。
船上乘客又告诉笔者,日本政府并没有定期向他们发放最新消息,他们大多是靠网上消息跟进事态发展。官方信息不透明,更加剧乘客内心的焦虑感。
反观香港,除了每天下午有政府疫情通报会公布疫情最新动态外,细至哪个个案是输入个案,哪个是本地感染个案;新病例和哪个病例有关联;患者住在哪区、见过什么人等,都一一通报。
在安排包机接载港人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部多次与当地协调,各方也共同努力。特区政府表示,所有参与事件的人员,包括机组人员和接载乘客的接驳车司机,都有全身防护装备。政府特遣队又为下船的乘客提前准备好电话卡、酒精搓手液、口罩和纸巾等物资,确保他们在抵达检疫中心前获得一切所需用品。
危机管理有三大阶段:事前预防、事发处理、事后防堵。既然错过了事前侦测潜在危机的时机,就应在事发时及时开诚布公,侧重加强防堵工作。危机管理做得好,可以化险为夷;但如果处理不当,灾难随时演变成为管治危机。「钻石公主号」之疫必然会写入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史,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值得反思和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