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预算案大手济民用得其所 亦需推动创新振兴经济

2020-02-28

谭锦球 全国政协常委 香港义工联盟主席

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出炉,推出逾1,2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是本港历来最高,更「全民派钱」一万元,反映政府急民所急、体恤民情,倾力「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目前受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打击,本港经济疲惫不堪,市民都身处水深火热,纾困如救火,就像口罩一样,须迅速到位,普遍惠民,切忌拖拉,口惠而实不至。虽然社会、经济各方面挑战严峻,但是有危亦有机。大手纾困之外,希望政府不忘加大力度推动创新发展,为振兴经济、加快产业升级注入活力,令香港有更雄厚实力对抗逆境,更周全照顾市民。

中美贸易摩擦加上修例风波引发的本地暴力冲击事件,以及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经济陷入衰退,百业萧条,不少店舖与企业都难敌寒冬,决定裁员甚至结业,令失业率持续上升,境况之恶劣是近10年来最差。此次预算案全民派钱一万元,简单直接惠民,众望所归;另外,为了「撑企业、保就业」,此次预算案动用183亿元,推出中小企全额融资担保、宽减利得税,代缴水电费及排污费等12项措施。

派钱惠民 众望所归

此次预算案推出过千亿的一次性纾困措施,再加上日前成立的300亿元「防疫抗疫基金」,纾困救经济力度之大前所未见,难免引起财赤恒常化的担心。但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中小企危在旦夕,市民饭碗不保,政府拥有过万亿的财政储备,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此刻正是需要政府开仓济民,助中小企、弱势社群能够喘一口气。更重要的是,迅速回应当下困苦和抗疫的需要,有力唤起全社会上下一心对抗疫情冲击的信心和决心,有利政府带领香港上下一心抗疫,早日走出困境。

接下来,期待政府把纾困救民的落实工作做好,把好事办好,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办事效率,把预算案的「救命活水」尽快引向中小企和市民,避免再出现以往派钱手续复杂、费时失事的情况。

疫情危机下,经济民生受压,但也看到生机。近日,本港湧现不少抗疫的新科技、新企业。有大学成功研发呼吸道传染病快速测试系统,新技术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亦有大学成功以3D打印医护眼罩,可解公立医院抗疫的燃眉之急;有本地科技企业推出能自动测温的「防疫机器人」。这些创新科技的研发、使用应运而生,显示有危亦有机,是振经济的亮点,值得政府高度重视。

本港已将推动创科发展、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作为发展目标,发展创科之目的不离改善大众生活,政府可以从财政支援弱势人士使用智能家居服务及创新产品;鼓励政府部门增加和加快资讯科技产品服务采购,有助本港创科建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带动本港的产业多元化、向高增值发展。

携手抗逆 化险为夷

疫情肆虐,经济衰退,虽然困难,但并不可怕。只要本港社会齐心协力,共渡时艰,相信一定能走出低谷,重建繁荣。正如早前中联办骆惠宁主任的致港区全国人大、政协委员的公开信指出,「人心齐,泰山移」,「抛开区分求共对」。靠蚖稆腄B团结,中华民族虽屡经大风大浪都化险为夷,香港经历一次次危机考验而浴火重生。在抗疫防疫中,包括义工联盟在内的不少爱心社团,及时向基层市民派口罩、派防疫物资,主动照顾市民,减轻政府压力。

750万港人生活在狮子山下,休戚与共、唇齿相依。香港仍是一个百花齐放、自由发展的家园,即使理想不同,大家搁置分歧,创造化解矛盾的空间,一起推动香港向前,香港有希望、有前途,值得共同珍惜。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