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修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上星期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新年度财政预算案,当中最受香港市民注目的,是为刺激经济推出逾 1,2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其中包括向所有明年3月31日年满 18岁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每人派发现金1万元,预计有逾700 万人受惠,涉款约710亿元。预计有关所有一次性措施,可提振本地生产总值约3%。而本港下年度财政预算预计会出现历来最高赤字,达到1,391亿元。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本地修例风波引起长达半年的暴力冲击事件,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面的影响下,香港经济急跌,各行业出现衰退迹象,企业结业裁员的恐慌也潜伏在暗处,香港经济可谓正经历荋H冬季节。因此此次财政预算有的放矢,以纾民困为重点工作,一次性推出过千亿的纾困措施,是非常时期所采取的必要的非常手段,是香港市民所等待的及时雨。
受暴力冲击影响,香港去年下半年的经济表现不如人意,第三季经济收缩 1.2%、失业率上升至 3.5%等。当前财政预算案以「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为目标,当中最关键的还是在「撑企业」,以及「纾民困」上。纾解民困包括宽免个人薪俸税、差饷,并向综援人士发放双粮、公屋住户免租一个月等,预计三分之二的市民不用缴薪俸税;而在撑企业方面,亦有宽免商业登记费、宽减利得税、宽免政府物业五成租金及费用等,预计四成公司不用缴利得税等。加上前段时间成立的 300亿元「防疫抗疫基金」,可见政府在救助香港经济的措施力度上是非常强的。
1,200亿港元的大规模逆周期措施中,当中最受关注的是「全民派钱」,这项措施受到各界的普遍欢迎。正如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所言:面对经济情况恶化,失业率达到三年来最高,唯有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提出共涉及超过1,200亿元的一篮子措施,才能帮助市民和企业克服困难。这对于香港基层市民,尤其是弱势团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的财政取之于民,应用之于民。此时正值香港经济寒冬期,中小企业面临危机,市民的工作饭碗受到威胁,此时政府更应全力出动,开仓济贫,为香港经济打下一剂强心针。因此纵然将出现较大财赤预算,仍属于合理的理财纾困之道。当然派钱之举不应成为常态。长远来说,力促本地经济振兴,保持「财源广开」,才是本港财政稳健,保证经济竞争力的根本之举。
正如特首林郑月娥所发表的声明:「香港面对眼前前所未遇的难关,措施合理和有效, 直接给市民『加油』,能够即时协同社会携手共济,措施也可以刺激消费,为本地经济注入一定的动力。」当前政府财政预算案是针对本地经济低迷,同时受到暴力冲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大环境下,在帮助中小企业走出难关,在纾解民困上给予强有力的帮助,才能为未来长远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