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良 教联会主席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香港面临自2003年抗击沙士以来,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市民大众一道,竭尽所能,在各个不同阶段,制定可行对策,采取最严格措施,以保障港人健康利益和社会有序运作。刚经历过修例风波伤痛的香港,要能够顺利推进抗疫,事半功倍,关键还在于大家放下纷争歧见,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
齐心协力打好防疫战
作为国家疫情防控体系一部分,香港的抗疫并非孤军作战。内地在抗击疫情上所取得的进展和在科研上的突破,国际社会对中国提供的合作与支持,也给香港抗疫增添有利因素。加上香港有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抗击沙士积累的经验,以及日臻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些都为香港克服眼前困难,有效管控疫情,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当年的沙士比较,新冠肺炎病毒有潜伏期长和高度传染性特点,加上内地疫情变化尚未出现明显的拐点。这些因素都使得香港的抗疫情势仍处于十分严峻的程度。面对当前局面,政府、社会各界、市民大众需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凝聚力量、善用资源,发挥优势,齐心协力打好疫情防控战。
令人痛惜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危急时刻,社会仍不时出现不和谐的杂音。早前,号称有数万会员的香港「医管局员工阵线」,采取极端手段,发起一连五天的前线医护罢工行动,甚至组织未经批准的集会,冲击医管局大楼。罢工对公营医疗系统造成冲击,一些紧急和非紧急服务,包括预先安排的通波仔、癌症和剖腹产子手术等都受影响。这种与全城协力抗疫背道而驰的逆流,自然受到各界严厉谴责,参与者也受到良心挞伐。虽然罢工组织者已暂停了行动,但其对医护职业道德操守的损害,对社会抗疫带来的干扰,是难以挽回的。
珍惜平稳和谐环境
某些政党和政治团体,将香港面对的危机当作自己收获政治利益的契机,不负责任,缺乏道德良心,蚢磪O人心寒。近日,又有政党召集成员游行至政府总部,要求政府按他们的想法做,并攻击新制定的强制检疫措施是「无掩鸡笼」。一些党派议员,对政府处理疫情有关的政策措施「横挑鼻子竖挑眼」,有意将行政、立法关系对立起来,不顾行政主导的现实,要求举行立法会会议并要求特首到会接受质询。这显然是故伎重施,是在疫情严峻的危急关头,将政党利益置于市民大众和整个香港利益之上。
毫无疑问,平稳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特首和政府部门有效带领社会各界和市民大众抗疫所需要的。但是,有一些人就是要破坏这个值得珍惜的环境。
疫情警报一直在响,时间就是健康、安全和生命。当年香港能够战胜沙士病毒,最重要一点,就是社会能够齐心协力,政府、社会各界和市民大众,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力,形成个人防护、社区卫生、病人隔离和救治上的合力。尤其是前线医护,奉行人道主义和专业精神,将病患的需要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根植于心底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情操,正是抗疫必不可少的支撑。
抗击新冠肺炎病毒,难就难在既要防止疫情扩散,又要维护社会经济有序运作,保障日常生活少受或不受影响。这是牵连社会诸多层面的综合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没有政府的统一筹划和安排,不能没有前线医护的专业医疗和无私划献。在这个关键时刻,整个社会必须齐心协力,给予支持和配合,共度时艰,才能战胜疫症。反之,任何街头政治的行动,都只会坑害香港,而绝不会是「救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