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青年议政】香港不需要陈健民式「英雄」

2020-03-16

陈晓锋 「就是敢言」执行主席 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秘书长 法学博士

违法「佔中」发起人之一陈健民上周六放监,以一副「英雄归来」的姿态向迎接他的支持者挥手致意。陈健民坦言对重获自由感开心,在监房的日子艰难,但指自己完全无一刻后悔,认为这是「争取民主必须付出的代价」,还说要向示威者分享狱中心得,及早做好身体及心理准备,让「坐牢能过得更有意义」。

言论一出,社会哗然。作为大学副教授,陈健民公然将暴力行为「浪漫化」,煽风点火,无视法治,其言论对年轻人具有非常大的误导。或许有人会说,陈健民是「英雄」,他不畏「强权」「暴政」,不惜以身试法,「违法达义」。鲁迅曾说,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可歎的,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当今香港,需不需要陈健民这类的「英雄」?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港片《英雄正传》。片中的主角阿龙是一个热血冲动的浪子,或者说是大孩子。阿龙因女友被杀悲恸万分,重开杀戒,杀尽他认为的仇人。片中有不少人将阿龙视为「英雄」,极其崇拜。然而阿龙难逃法网,被判极刑。在牧师好友的劝导下,阿龙为免其他年轻人重蹈其复辙,故意在众人面前哭泣并高呼怕死,尽毁自己「英雄」形象。但在牧师心中,阿龙这时才是真正的英雄。

电影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虽然看到「英雄」哭喊,当年我曾于心不忍,但现在想来,阿龙「认衰」比潇洒赴死更加发人深省。

现实世界,陈健民式的「英雄」,不能解决社会贫富不均,不能帮助青年人上楼,鼓吹煽动的「违法达义」,完全解决不了香港的难题,陈健民以为「正确」的一言一行,其实对年轻人起到了非常负能量的影响。

在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的法治社会,若认为制度有问题,应该通过合法途径推动制度完善,而不是用自以为「正确」的手段去改。「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法律问题,还得归法律办法来解决。

希望陈健民们可以如《英雄正传》的阿龙一样改邪归正,懂得为自己和社会负责。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