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镜波 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会长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个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社区爆发。香港是国际城市,与世界各地交通往来频繁,幸暂未成重灾区。除了因市民拥有高度防疫意识,亦有赖政府积极采取围堵措施,追踪患者染疾根源和所有与患者紧密接触人士,阻止疫情扩散。期望特区政府继续加强防疫工作,与市民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携手共抗疫情。
香港拥有完善的医疗体系、严谨的医疗监督系统,综合医疗条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从是次抗疫成效来看,更超越不少先进国家。自疫情于武汉爆发初期,特区政府已紧接将新冠病毒级别提升至最高的「紧急」级别,并宣布暂停多个陆路和海路跨境口岸旅客服务,暂停两个大型邮轮码头服务等措施,切断病毒传播链,致疫情未有在港大规模爆发。
对比香港防疫的迅速反应,亚洲及欧美部分国家显得滞后。特区政府在疫情初期,已增加隔离和检疫设施,应付可能出现的治疗需求,同时加强卫生署公共卫生检测中心检测能力,及早发现确诊个案,成功减低社区爆发的风险。欧美地区无论于快速检测或是隔离措施均不够严密,延误遏制疫情恶化时机。再者,欧美地区的市民防疫意识不足,缺乏对新冠病毒的警觉性,未有佩戴口罩防疫的习惯,有些人更取笑戴口罩的市民,致令疫情迅速于当地蔓延。
医疗制度方面,香港拥有一个行之有效、公私营并行的双轨医疗制度,虽然市民求医需自行负担医疗费用,但公营医疗收费非常便宜,政府亦向年长及低收入人士提供援助,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确保市民不会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所需治疗。反之,以美国为例,其医疗收费堪称全球最贵,巨额的医疗费用令民众却步,不少人更因医疗费用高昂而延误治疗。相较之下,香港的医疗制度更形完善。
面对疫情持续,香港多个公共服务事业包括交通运输、清洁卫生等各个界别人士,一直尽忠职守,为香港市民提供安全及可靠的服务,其专业精神令人敬佩。特别是紧守岗位、站在最前线的香港医护及紧急服务人员,专业水准备受世界推崇,期望政府继续及时公布最新疫情发展,让他们有信心面对疫情。
纵然香港的医疗已达世界级水平,长远而言仍面对不少挑战。香港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公营医院人手不足,建议政府增拨医疗预算,增加医疗培训学额,尽快简化本港境外医生招聘机制,让医疗专业人员供应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