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疫情冲击下产业平衡的关键作用

2020-03-30

许桢 教授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总监

前文提及,英美经济发展的资本化、虚拟化,有其自身的盲点,也有其得以凭借的独特内、外条件。英、美的金融、货币和军事霸权,使其具备其他国家和政治力量无法比拟的硬实力。尤其是美国在全球化过程当中,在环球管治体系具有的优势,成为美元和英镑强大购买力、保值能力的基础。英美国家及国民,凭借自身发行货币,而换取全球货物和服务的保障度高。这是由英美的环球影响力、战略投射与威慑能力相关,而不纯粹由其生产力、竞争力所决定。

相反,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席位以后,中国虽然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然而,中国国家与国民在海外的网络、影响力,以及得以掌握的实际战略资源,仍然难与英美相提并论。在某些环节,甚或未如日本等近邻。而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走出去的道路,固然值得坚持下去,眼前却遇上不少瓶颈尚待突破。可以说,在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力、竞争力上的长足发展,能否合乎比例地转化成对外影响力,暂时未容乐观。

在上述宏观背景之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重点,不单纯茞援饇磪蔷芠`值、人均生产总值,以及财税收入增加,就变得理所当然地符合自身独特情况和国际环境。除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理应作为GDP以外重要的衡量指标外;一些并不纯粹以金额权衡的指标,如反映各式战略物质和基建的产能、对核心生产与研发技术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简言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平衡,各式各样生产线、产业链的完整;比起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幅、企业和产业的毛利、纯利、边际利润,来得更为重要。

这一点的重要性,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中国的应对手段与结果,就得以充分反映出来。疫情来袭之前,全球各式医疗用口罩,大约有一半由中国内地生产。而与之相关的自动化生产线、ISO生产程度认定,以及不同原材料,来自中国内地的比例更远超一半。当疫情首先在中国出现,其后各地各国相继争购防疫物资时,内地在保障供应、保障物流方面,自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疫情与中国经济结构 三之二)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