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桢教授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总监
承前所论,一直以来,口罩产业的毛利、纯利、附加值、总产值都不高,因而不为西方国家所重视,从政府到民间,都不会投放太多资源、时间、精力保留相关生产线、拓展其生产力。中国工业总值大、产业丰富、产业链和配套完整的优势,在危机中充分展现出来。在全球化大潮下,有钱但买不到、备不及所需物资,并不是新鲜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面对此一问题,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解决之道。
虽然中国面对人口老化、劳动力顶峰已过的问题,但由于国土面积、成年人口,以及农产保障、基础教育等优势,维持产量惊人、种类齐全的工业链条,条件仍然充分。然而,一个人口、国土庞大的国家,一如二战前的美国,建立并维持举世无双的工业,始终要靠外交、国防、情报等力量来维持原材料、燃料的供应。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洲的资源秉赋和地缘条件再优越,也不可能保证各式战略资源,尤其是工业原料持久、稳定、充足的供应。这一点,横向比,美国办不到、加拿大办不到,连俄罗斯也办不到。纵向而言,明朝达到我国古代生产技术与消费能力顶峰,却因为作为硬通货的金、银、铜贵金属的产量和成色不足,造成经济发展停滞、最终崩塌,引发社会政治动荡。
在诸多工业生产要素当中,中国最缺乏的,一是天然气、石油等石化燃料,其次就是氮气。美国领土、领海蕴藏的石油极多,广为人知。然而,其氮气产业的发达,却为人所忽视。事实上,相比起石油,中国企业对美国氮气的依赖要严重得多。美国以外,同样蕴藏丰富石化燃料和氮气者,唯有中东诸国。而眼前,中东地区陷入天灾人祸之中。中东不稳,不只冲击中国工业体系的稳定性,甚或会动摇中美的战略动态平衡。
简言之,伊朗新冠疫情失控,不只暴露该国管治脆弱,恐怕会招致内外敌对势力的试探性攻击,由此可能干扰中伊两国政经、民间交往。
伊朗以外,土耳其干预叙利亚战事,不仅严重冲击西亚、北非的地缘稳定和反恐大业,也牵扯到美欧俄的利益和战略部署。
当中,俄罗斯与土耳其犹如钟摆的外交、安全关系,更可能成为下一波大冲突的导火线。继年前击落俄军Su-24后,近期又有叙利亚空军的同型战斗轰炸机被击落,相关局势发展,需要中方密切注意、积极调停。 (疫情与中国经济结构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