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波 正思香港总裁
世局变迁从来不都是线性的,往往可能产生意外突变,病毒就不止一次扮演茈角H杀手,成为改写人类历史的狠角色。这一次,新冠病毒很可能加速西方世界的缩小和美国霸权的衰败。一旦世局剧变,香港尚能沿蚋秾漪F治路径,延续旧的政治话语吗?
新冠疫情对世局的影响仍在深化之中,国际关系学界众说纷纭,难有定论。笔者认为,新冠疫情对地缘政治的首要冲击可能是国际公共品(Public Goods)的短缺,也就是很可能跌入约瑟夫.奈伊(Joseph Nye)所提出的「金德伯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
美无暇无力提供国际公共品
进入新世纪,美国连中三击重拳:2001年遭受「911恐怖袭击」,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引爆全球金融海啸,2020年陷入新冠疫情危机。前两者都令美国元气大伤,而后者的影响还在不断恶化之中。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更须重整国内治理,很可能无暇甚至无力提供国际公共品,也不愿意承担应对全球危机的召集者。前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M Campbell)和布鲁金斯学会中国战略倡议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在《冠状病毒可能重塑全球秩序》一文中论断:「到目前为止,华盛顿未能通过(新冠病毒大流行对美国的)考验。」这篇长文发表在美国最具分量的政治期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首次将对美国的考验与标志茪j英帝国全球大国地位衰落的「苏伊士时刻」相提并论。
问题在于,当世界失序而美国缺位之际,「金德伯格陷阱」的风险可控吗?中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成为国际公共品的替代供应者?中国目前似乎并没有急于去填补这个真空。2008年金融海啸之下,美国自身难保,G20领袖峰会方应运而生,成为新的国际协调机制,而中国此后一直致力依讬这一机构和平台来发挥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近期的G20领袖网络视频会议,体现的也是这一思路。
地缘政治毕竟是国家实力的比拚。瘟疫蔓延、经济萧条之下,能够屹立不倒的唯有少数几个大国。凭借荍嗾膋熔ㄦ~体系和足够的战略纵深,中国不单单能够独善其身,而且也具备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品的实力。
疫情全球蔓延下,中国目前已基本上成为全球少有的安全净土,并在探索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在当前世界抗疫格局中这种较为超然的地位与角色,无疑令人联想到美国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角色。事实上,中国对欧洲中小国家的支援、支撑,已令带茼钗漜棺隤漪F治观察家惊呼:北京要重构欧洲。
大政府强政府可能重新回归
比全球地缘政治大洗牌影响更为深远的当然是话语的重塑。面对激烈尖锐的地缘政治冲突和难以调和的社会深层矛盾,原有的政治学、社会学等理论已经无法提供具说服力的论述,恐怕更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之道。旧话语逐一消融,新冠病毒很可能意外地为新自由主义盖上棺木,「华盛顿共识」也一同陪葬。大灾大难面前,萧条重临之际,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政府、强政府都可能重新回归,公共治理或许尝试摆脱资本之手的控制,而在秩序与自由之间的旧有平衡也会被击穿。不过,新话语未必能够登上舞台,话语的真空将会导致更大的混乱和不确定。
香港经济在黑暴与疫情的双重打击下已经步入冰封级衰退,政治危机自「修例风暴」延烧至今,愈演愈烈,反对阵营扬言要在立会过半后会使用「大杀伤性宪制武器」。形势无疑分外严峻,只不过当我们抬起头来,把目光从香港自身投向全球,或许一个大诘问会在心中慢慢浮现:香港真的尚能孤悬国际格局之外而不为所动?
香港今日之地位,来自冷战与后冷战的双重塑造。冷战年代特别是1949年至1972年期间,香港身处西方阵营,是美国对华禁运、反共情报战、心理战的前沿。1972年之后,受惠于中美共同对抗苏联的战略共识,香港成为中美之间的重要货物、资金和信息通道,享受蚇W步天下的左右逢源优势,更在1979年中美建交、内地实施改革开放之后,贸易、航运、金融和地产业加速发展,成就香港优势支柱产业的辉煌。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次年制订《香港政策法》,作为后冷战时代对港的总策略,推动香港在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方面示范中国内地。香港的经济繁荣受惠于斯,而近三十年的政治博弈也不脱这一框架,饱受美F治势力的干预。
「一国两制」制度框架方能庇护港人
历史叙事的另一条脉络也一直没有中断。二战之后从内地湧入的大批难民以及半个多世纪受历次政治运动影响而逃至香港的移民包括他们的后代,由个人与家族的际遇和记忆、见闻构成了恐共、拒共、反共集体潜意识。这是香港人口结构的独特历史因素。「六七暴动」固然迫使港英当局不得不改弦易辙,推动社会治理改革,也同时深化、加固了惧共、拒共的民心结构,更是香港本土思潮的肇端。香港主流社会对内地政治制度的不信任、不认同,没有因为回归而改变,也没有因为新世纪大国崛起、民族再兴而出现结构性变化,人心疏离甚至在这个进程中反而进一步强化。
两大脉络的叠加形成香港政治困境的底色。毋庸讳言,中环的精英阶层甚至包括不少身居高位要位之人,内心也摆脱不了上述两大脉络的束缚,一方面仰欧美之鼻息,另一方面并不真心认同国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对于中国再度复兴更是抱持深深的质疑。
地缘政治洗牌正在改变世界力量对比,未来的世界可能出现多极世界政治体系而难以继续由美国一强独霸,而香港在冷战和后冷战中所形成的旧有地位必然被改写。第一条脉络--形塑香港的国际政治框架业已裂解,反对阵营还能指望美国的「长臂管辖」继续发威吗?
值得期待的是,在大动荡、大变局的当下,「一国两制」制度框架方能为港人提供健康、财富和安全的避风港,体现「一国」对港人的庇护,进而松动持续长达逾七十载的拒共、惧共民心结构。在新冠纪元之下,港式自由主义的话语内核,已经难逃被抽空的命运。试问,香港人的爱与怕尚能一成不变吗?香港人是否需要凝聚新的共识,重建信任政治?!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看待任何事物--一百年前,英国海军还是战无不胜的队伍。」地缘政治大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17年前已经如是警示美国霸权。俱往矣!
一切皆无定数,且让我们铭记所有的可能性。
(《新冠元年港人的怕与爱》系列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