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坚持底线思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2020-04-15

杨华勇 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全国工商联常委

4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里的「外部环境变化」指的是什么?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待外部环境的变化:

图将防疫不理想结果「甩锅」中国

一是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容小觑。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对我国而言,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很可能是要长期面对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不能松懈。

二是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全球需求下滑,全球约500万家公司拥有中国供应商,数据公司Dun & Bradstreet的统计显示,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这次疫情的冲击把进一步调整完善、重新布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时代课题提上议程。中国正在加快创新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巩固供应链基础为主线,以提升价值链层次为核心,以培育产业链生态为平台,以推进区块链应用为抓手,继续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引领力和控制力,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深度分工调整和创新发展中,推动全球经济复甦。

三是国际政治环境变化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国家处理疫情一塌糊涂,无法向国民交代,便试图将责任推卸给中国,说中方隐瞒了疫情,使他们疏于防范云云。美国政客发梦呓想要没收中国的1.1万亿美债,并要求中国赔偿20万亿美元;英国政客想要中国赔偿3,510亿英镑;澳洲也有政客指可以没收有中国政府背景的企业在澳财产作为赔偿;印度国际法学家委员会和印度律师协会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申诉,指控中国审查讯息隐瞒疫情,追讨20万亿美元的赔偿;欧洲各国也零星有政客呼吁「追责」。

一些国家的政客,是企图把他们防疫不理想的结果甩锅中国,以迎合当地民众迫切需要宣洩的民粹主义诉求。但是,疫情面前,全人类都是受害者。历史上,从未出现因公共卫生事件对特定国家和民族「索赔」的先例。况且,根据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豁免原则,国家的行为和财产不受(或免受)他国立法、司法及行政的管辖,该国的国家行为和财产不得在外国法院被管辖,该国在外国的财产也不得被扣押或强制执行。因此,这些诉讼只是一些政治炒作,荒谬至极,毫无道理,更毫无道德。

防疫「政治化」干扰国际合作抗疫

这些政客忽视当今世界,「丛林法则」早已让位于国际公义。中国以巨大牺牲为代价,为全球疫情防控筑起第一道防线,争取了宝贵时间;中方及时发布疫情资讯,毫无保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公认并普遍称讚的事实。在全球抗疫的紧急时刻,一些政客充满种族主义的政治操作与「甩锅」行为,暴露出丑陋的强盗嘴脸,对国际防疫合作造成越来越大的干扰。 

虽然「追责赔偿论」现在还只是一些政治炒作,然而在西方民粹爆发及政客推卸责任的操作下,「追责赔偿论」亦非不可能兑换成部分真正的政治行动。中方应坚持「底线思维」,尽早茪漈蚅家D的预案应对,破解一些势力以扭曲法律方式将疫情罪责「甩锅」中方的企图。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面前,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既要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准备,同时又坚定信心把握主动权,拿出相应对策,确保取得最佳效果。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