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 --- 文匯首頁 - 要聞 - 港聞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教育 - 關於本報 - 聯絡我們 -  - 簡體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 : 首頁 > 專題首頁 > 連線北京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
胡錦濤在十一屆全國人...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與...
本報記者彭凱雷:親歷兩會「木人巷」 記者突擊 部長突圍
http://www.wenweipo.com   [2008-03-02]
 

(文:本報記者彭凱雷)

  記者突擊,部長突圍,突擊與突圍之間,多少部長真性情、真智慧、真精神,在兩會"木人巷"中展現無遺……

(左一,前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左四,央行行長周小川,左五,本報記者彭凱雷)

  跑"兩會"十年,最驚心動魄,也最能重新喚起新聞激情的就是政界要人闖關"木人巷"的場面。今年"兩會"又值國家新一屆部委首腦選舉產生,我期待著新任部長在不設防的情境下面對紛湧而至的提問,脫口而出的精彩回答。一位大學畢業新晉香港文匯報的記者,她說"位高權重的部長平日難得一見,大多見到時也是中規中矩的場面。部長的真性情、真智慧和真精神,只有在'闖關'時才能真切觸及,這時刻是做記者的幸運!"

  監察部長的涵養

  這個幸運的地點,不在大會堂會議廳,而是在部長進入會場的過道裡。這個幸運的時刻,也就是數分鐘。有時候,這機會出現在開會的間隙、散會的時刻,短短的相逢要眼尖才能認出大人物,抓到大新聞。真是考驗記者真功夫的時刻。

  五年前,也是換屆時刻。當時場景,香港文匯報記者的記敘歷歷在目:"高官闖關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人一言不發,逕直往裡走,有人顧左右而言他,有人侃侃而談,且戰且退,亦有人嚴藏身份,跑步入場。由安檢門口至通往二樓的樓梯,記者足足圍了四五層。目標人物混在人堆中將頭埋得再低也無法在如少林寺木人巷的記者夾道中不被認出,可說是難逃'法眼'。如是熟口熟面的部長,即時會被記者'呼喇'一聲圍個鐵桶陣,不'搾'出些許信息,休想脫身。有面口較生的部長韜光養晦,衣著樸素,又將證件佩戴於外套內,以為可以'矇混過關'。孰不知記者也機靈,凡是懷疑的堵截對象,絕不放過。"

  在木人巷中,記者追新聞的衝動乃至無禮,部長的持重與涵養都是"特色鮮明"。"有大膽的記者為了'拿料',更顧不得禮儀,邊說話邊毫不客氣用手撥開部長的外套前襟,部長的證件一下子暴露出來,記者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部長的名字看得一清二楚。面對記者的'無禮',到底是部長'大官有大量'涵養好,未多加責怪。"當時我就在場,這個部長就是時任監察部長的李至倫,當時記者大膽撥看部長名牌,李至倫"儼而溫",邊回答提問邊向前走,好像這些狂妄記者不是挑戰者,而是他的學生和孩子,他有關監察工作的簡潔回應,回答個人生活時的爽朗笑聲至今猶在腦海。那時要評"最有涵養的部長",李至倫當之無愧。

  交通部長的賀卡·手機號

  我印象深刻還有兩位部長。一位是時任交通部部長的張春賢,他被港記者私下評為"最受歡迎的部長"。張春賢溫和儒雅,有學者風範,涉及交通方面的問題他都回答到位直到記者點頭滿意。那場面不像是身陷"木人巷",而像是議員與問責部長的對話。更難忘的是他的真,記者們看這個部長如此親善,除了交換名片,更大膽索要手機電話。部長留下秘書的手機,記者心裡生疑,料是空號碼,沒料到撥通是真的!而且,換名片的記者,後來都收到部長寄贈的賀卡。再後來,我去採訪交通部,聽工作人員閒說起張春賢在部裡不設食堂都是吃盒飯,這新派又傳統的作風,我信。

  去年"兩會",我在分組討論結束後又遇到張春賢,這時他已是湖南省委書記。去年中國互聯網上最受矚目的、最令人難忘的第一貼,就是張春賢實名註冊上網向網友們拜年!作為執掌湘省的首腦,有著怎樣的親身上網體驗,對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有著怎樣的看法,我沒有過多的寒暄,抓住時機發動突襲提出這個"另類"問題。沒想到,張春賢真誠的回應"這個問題很重要!"他真誠的說,包括互聯網在內的新興媒體,是非常好的交流互動平台,應該受到執政者的重視。執政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廣泛瞭解民意、集中民智,根據民意、民智制定自己的科學決策,不斷的跟進和改進自己的工作,達致對社會的和諧、有效管理。領導官員應該掌握它,現在有些領導還不是太熟悉這些新興媒體,需要學習,同時也應該接受它帶來的挑戰。

  張春賢有關"執政者應接受互聯網挑戰"說甫一見報,即成為當時從線民到官員最為熱議的話題之一,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這也是我在"木人巷"中練就不客氣提問的回報。

  央行的弧度·教育部的布鞋

  在突圍"木人巷"中,央行行長周小川可能要被評為"跑得最快的部長"了。

  在去年"兩會"上,他奔跑的速度與耐力竟超過年紀輕輕的記者,追也追不及!

  周小川身肩制訂貨幣政策之重責,向來是記者圍攻重點目標。平時,他在"木人巷"中亦是學者風範,有問必答。但那天,離開會還有五分鐘,記者還不肯甘休,怎麼辦?嚴守紀律的周小川有大將智勇,甩開記者大步流星直奔會場。但他"目標"太大,木人巷變陣為追索團,黑壓壓一群記者持著器械,嘈雜聲陣陣掩殺追來。

  周小川當斷則斷,起步奔跑。緊緊追住他的我,突然發現周小川調整步伐弧度,我來不及轉彎,一眼看到原來是教育部前副部長張保慶走過來,看到他那一雙布鞋,部長中唯一的布鞋,多樸素的部長!一瞬間想起,張保慶斥責地方官員沒有把大學生的貸款的事放在心上,曾怒斥:"政令不出中南海!"此刻的他,也停下腳步為周小川與記者們讓路。幸好周小川的快捷與禮讓,否則又會再現記者衝撞跌仆的尋常一幕。我奔跑的瞬間有種感動,為兩位高官在繁雜社會的"木人巷"中,所持有的那種為政的果斷執著與為人的厚道禮讓。

  我一直感謝未曾謀面的新京報著名攝影記者趙亢留下這寶貴的一瞬間。狂追不捨的兵陣,奔跑的弧度,紅地毯上的布鞋,想來或者是這構成我十年樂此不疲"兩會"的理由之一。這或者也就是"木人巷"裡最深的秘密。三月又重逢,更新的突擊,更深的挖掘,更好的報導,我又深深期待著。



  
  
  
  
  
  
  
  
  
  
  
  
  

香港文匯報(網絡)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8 WENWEIPO.COM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