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概要

獲獎版面

中國新聞

台峽新聞

社評·評論

香港新聞

教育新聞

珠三角新聞

財經新聞

國際新聞

副刊

娛樂新聞

體育新聞

資料中心

文匯網站

 

  編輯部總體概覽

近年來,香港文匯報在新聞報道方面銳意改革,全力融入香港社會,在提高中國新聞報道權威性的同時,聚焦香港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貼近香港社會脈搏,全方位報道香港政治、經濟、民生新聞,堅持觀察角度的獨特性,文字內容深入淺出,版面豐富多彩,在香港傳媒中別樹一幟,受到讀者的歡迎。

       

中國新聞

本報的中國新聞,向以權威、獨家、準確和深刻而享譽香港乃至海內外。有關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台峽兩岸的最新動向,香港文匯報都能通過與中國權威部門、消息人士的良好關係和遍及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三十多個辦事處網絡,迅速準確地將第一手信息傳遞予海內外讀者,並經常以獨家報道引領香港乃至全球媒體。

台峽新聞

本報近年來有關台灣海峽兩岸的新聞報道,全方位、多角度,深受各方讀者,包括台灣島內讀者的重視。連戰先生曾題詞:「如椽之筆,寓教於民」。本報在兩岸新聞報道中,貼身緊追,深挖獨家,搶佔高點,成為一個新的新聞品牌。

社評•評論

本報的社評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和焦點,立場鮮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受到香港社會各界和特區政府的重視。近年來,香港文匯報社評被香港電子媒體引用的數量,始終高踞本港報章前列。本報的論壇版向以視角多元、政治敏銳、代表與包容性兼備著稱,其作者隊伍多為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借論壇版各抒己見。其見解往往引起各方及特區政府高度關注。

香港新聞

本報為適應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在各個領域日趨融合,大量港人北上設廠、經商、就業、置業和生活的新情況,獨闢蹊徑,把在珠三角發生的各類涉港新聞當作新界新聞來經營,深受香港市民的關注和歡迎。

教育新聞

本報設有教育版多年,報道同學、家長、教師關注的新聞。二零零六年九月教育版擴版,以全新面貌推出,加強服務性和可讀性,增加了香港與內地教育界互動的信息,已在讀者中樹立口碑。

珠三角新聞

本報為適應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在各個領域日趨融合,大量港人北上設廠、經商、就業、置業和生活的新情況,獨闢蹊徑,把在珠三角發生的各類涉港新聞當作新界新聞來經營,深受香港市民的關注和歡迎。

財經新聞

本報財經新聞每日精心採編豐富準確的市場信息、金融動態、工商資訊、兩地商機、財經數據。近年,香港文匯報抓住內地與香港簽署CEPA的商機,大幅增加對華貿易、對華投資的信息報道和深度分析,尤其是內地各省市的投資環境以及港企投資動向的解讀,令讀者能充分掌握內地市場動態及投資商機。

國際新聞

本報國際新聞每日將全球焦點呈現給讀者,有口皆碑的是能在報道表像之外,深入分析事件背景,挖掘新聞內幕,探討其影響與連帶反應,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副刊

本報副刊歷史悠久,題材多樣,以香港為軸心,面向內地、台灣乃至全球華人社會,其文學、歷史、哲學、詩詞等專欄擁有一批高質素的作者,精品薈萃,成為海內外中華文化交流的平台。

娛樂新聞

本報娛樂版每日四大版,向以平實準確、不嘩眾取寵手法報道演藝界動態,探求娛樂行業的潮流和動向,力求將娛樂新聞做出深度。

體育新聞

本報體育版在香港素有「體育盛事,必有文匯」的稱譽;其版面內容涵蓋世界各類熱門體育活動,其中尤其重視報道中國體育運動和體育名將的動態。每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亞運會和全國運動會,本報都以專輯形式進行重點而深入的報道。



編輯部同事在整潔的辦公室內工作。
 
王伯遙總編輯 ( 左 ) 在審閱本報頭版版面,後站立者為本報副總編輯徐可。
 
50 年代的本報編輯部,長條桌盡頭叼煙斗者為當時的總編輯劉火子先生。
 
1978 年, 本報(波斯富街)編輯部採訪課。